<address id="lzrv5"></address>
        <noframes id="lzrv5"><form id="lzrv5"></form><noframes id="lzrv5">

          <address id="lzrv5"><address id="lzrv5"></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lzrv5"><form id="lzrv5"></form>
            根治校園貸亂象須以良幣驅逐劣幣
            來源:未知  發表時間:2020-04-23

             喧囂一時的校園網貸在開學季再遭痛擊。日前,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在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強調了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于6月28日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指出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得益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紅利,校園網貸一度在校園如火如荼。有調查顯示,39%的被訪學生反映身邊有人使用過校園貸類借款。但一些違法放貸人卻利用大學生金融知識和法律意識不強、生活經驗不足,乘人之危,以隱蔽高息的“短錢”等方式,誘使大學生陷入彀中。校園貸惡性事件頻發,嚴重危及校園正常教學秩序,使一些學生身陷困境,并由此破壞社會治安。

            監管部門從2015年開始治理問題叢生的校園網貸,手段步步升級。這些治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校園網貸導致的惡性事件仍時有發生。這說明若要根治校園網貸,還需要從校園金融治理整體格局入手。

            更重要的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哪怕是涉黑涉暴的高利網貸,也仍是在愿打愿挨情況下發生的。導致這個結果的,除了大學生缺乏生活經驗、愛慕虛榮外,更多大學生是客觀上有校園金融的需求。校園金融需求是一個無法禁掉的巨大市場,根據不同口徑的市場調研和分析,我國高校每年大約有上千億元的校園金融需求。但正規商業銀行很少在校園開展小額信貸業務,大學生無收入來源、畢業后流動性大、信用評估困難,而且1000億元的市場分散在近3000萬大學生身上,使得正規銀行開展校園信貸困難、意愿不大。事實上,自銀監會2009年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信用卡業務的通知》,嚴格限制對大學生發行信用卡之后,已基本關上了大學生在正規銀行小額借貸的大門。

            正規銀行和金融機構不進入,就給高利貸以可乘之機。因此,校園網貸問題的實質是非法高利貸,以及正規金融機構校園小額信貸業務的缺乏。國家對高利貸一直有明文規定,所需要的是嚴格執法,對暴力催收依法處置。而隨著近年來移動支付與國家信用體系的建設,這些問題已經有了解決的可能,京東白條、螞蟻花唄等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就在校園有比較好的發展。

            教育部門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暫停校園網貸的同時,也鼓勵正規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以滿足大學生對校園金融的合理需求。因此,執法部門、教育部門、高等院校、金融機構以及家長、學生應相互理解、密切配合、協同治理、堵疏結合,形成校園金融治理新格局,以良幣驅逐劣幣,才能實現非法校園網貸的根本治理。

            上一篇: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 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 研究部署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 下一篇:21項信用宣傳 助推文明城市創建
            a级大胆欧美人体大胆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