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lzrv5"></address>
        <noframes id="lzrv5"><form id="lzrv5"></form><noframes id="lzrv5">

          <address id="lzrv5"><address id="lzrv5"></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lzrv5"><form id="lzrv5"></form>
            銀保監會:監管紅線劃定 杜絕過度授信
            來源:未知  發表時間:2020-05-13

            “單戶用于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限不超過一年。”……近日,為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經營行為,促進互聯網貸款業務健康發展,銀保監會制定并發布了《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

            “這體現了差異化,讓互聯網技術發揮更大的作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一方面,《辦法》的變化強化了消費類貸款管理,限制用途后避免流向樓市、股市,不超過一年的期限也切實保證其進入消費領域而不被挪用;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個體經營戶、小微企業使用線上貸款,此次對經營性貸款并未限制,而是由商業銀行根據自身風控能力和企業情況決定,相當于監管認同銀行把線上經營性貸款當做經營性貸款的一個重要渠道。“對于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線上貸款將是非常重要甚至是主渠道的功能。”他強調。

            近年來,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快速發展,在提高貸款效率、創新風險評估手段、拓寬金融客戶覆蓋面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辦法》要求商業銀行對互聯網貸款業務實行統一管理,將互聯網貸款業務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適應互聯網貸款業務特點的風險治理架構、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內部控制和審計體系,有效識別、評估、監測和控制互聯網貸款業務風險,確保互聯網貸款業務發展與自身風險偏好、風險管理能力相適應。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強調,為有效防控互聯網貸款業務風險,《辦法》重點從五個方面進行規范。其中一是明確互聯網貸款小額、短期的原則,對消費類個人信用貸款授信設定限額,防范居民個人杠桿率快速上升風險。二是加強統一授信管理,防止過度授信。商業銀行應當全面了解借款人信用狀況,并通過風險監測預警模型持續性進行監測和評估,發現預警觸發條件的,應及時預警。另外,還有加強貸款支付和資金用途管理,對風險數據、風險模型管理和信息科技風險管理提出全流程、全方位要求,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辦法》延續了此前對于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自主風控、立足本地與嚴控流向的要求。其中在貸款流向方面,《辦法》要求貸款資金不得用于購房、股票等投資。在立足本地的要求方面,《辦法》并未“一刀切”,而提出地方法人銀行審慎開展跨注冊地轄區互聯網貸款業務,無實體網點的銀行等將豁免這一限制。

            此外,商業銀行對合作機構進行名單制管理,同時開展事前準入審批,并根據其層級和類別確定審批權限。不過,雖然《辦法》要求施行全行統一的準入機制,但并未要求合作機構準入統一由總行進行審批。

            除上述內容外,針對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內容,《辦法》也強調,商業銀行應當建立健全借款人權益保護機制,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內部考核體系,切實承擔借款人數據保護的主體責任,加強借款人隱私數據保護,構建安全有效的業務咨詢和投訴處理渠道,確保借款人享有不低于線下貸款業務的相應服務,將消費者保護要求嵌入互聯網貸款業務全流程管理體系。

            上一篇:江蘇警方嚴懲醫鬧傷醫非法行為 下一篇:我國組合政策將引更多“活水”流向小微企業
            a级大胆欧美人体大胆666